北京大兴:曾经的皇家贡品“五色韭”,有了栽培新方法 独家焦点
【资料图】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刘小梅
皇家贡品“五色韭”曾经是大兴区瀛海镇的特产,因其从根到梢呈现白、黄、绿、红、紫5种颜色而得名。但由于种植难、产量低,早已退出市场多年。记者从大兴区了解到,继2019年瀛海镇试种“五色韭”成功后,今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还一起为“五色韭”研发出了新的栽培方法,目前推广面积已有7亩。
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,“五色韭”不仅味道独特,而且在阳光下五彩斑斓,犹如野鸡脖子上的羽毛,故有小贩叫卖时称呼这种韭菜为“野鸡脖子”。但由于“五色韭”讲究精耕细作,费时费工,投资大,劳动强度大、操心多,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被市场淘汰,栽培技术也几乎失传。
“‘五色韭’种植难度很大。我们在力求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,不断探索更加简便易上手的新方法。”瀛海镇农业带头人刘德才说,“五色韭”种植得到了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的帮助,专家们把锯末、草炭灰、发酵过的鸡蛋壳和鸡骨头进行合理搭配,研发出了有利于“五色韭”生长的营养土。
“锯末细腻,解决了韭菜容易‘盘头’的问题,种出来的韭菜看着就有精神!”刘德才说,“草木灰能有效杀菌。发酵过的鸡蛋壳和鸡骨头组成的生物制剂,可以为韭菜提供微量元素。”用这种营养土种出来的“五色韭”植株挺拔、颜色分明,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上手,适合大面积推广。相比于之前的每年两茬,使用“营养土”种植的“五色韭”每年可以收割三茬,提高了产量。
关键词: